但是在关键技术和设备方面我们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而实际安装量,2010年是17GW,2011是年27.5GW,2012年应是30GW虽然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发审委停止了对光伏组件企业的上市申请,并且有了10家左右光伏企业上市申请的被拒事实。
但在2010年底时,发审委未必能够看到光伏组件产能迅速放大的危险所在。据此判断,超日太阳开盘后的股票走势,恐怕只有下跌一个选择,中小投资者的损失必将是巨大的。这笔账该算到谁的身上?超日太阳老板倪开禄一时成了千夫所指。虽然那时业内早已有人发出产能严重过剩的呐喊,但是在中介机构的推波助澜之下,在靓丽的财务数据和未来盈利预测面前,超日太阳通过了上市申请,同时也走上了一条从此不能自已的发展道路。不难看出,成立于2007年底、上市于2010年的超日太阳恰恰走在了轨迹的危险边缘。
2010年是20.5GW,2011年则达到60多GW。超日太阳上市后几个月,先是迫不及待地发行了10亿元公司债,而后又陆续十多次将全部可用股权进行抵押融资,最终形成大约33亿元人民币的负债余额;再加上30多亿元的应收款和50亿元相关项目的担保,资产情况到了极度恶化的局面。相反,在捷克、希腊、保加利亚、乌克兰等国,一般在固定资产投资完成之后,追溯性追加额外税收,导致投资人收益预期无法实现,甚至出现大额亏损。
尽管该公司多次澄清,但由此而引发的海外光伏电站投建与出售风险正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影响电站资产出售的另外最大技术风险就是EPC承包商的资质、工程设计、工程质量、并网技术、是否专业、知名、是否Bankable,EPC是否提供专业全面的施工报告、施工日志、技术规范等技术资料。在政策稳定的国家,一般都是国际公认评级很高的国家,比如德国、日本、美国、英国等国,诚信度、经济实力、配套法律保障措施都很高,一旦在投建前确定电价,未来20到25年发电收入都会按照该价格执行,所以投建风险小。从专业投建商角度看,光伏电站顺利并网以及正常发电,即意味着资产价值和IRR回报模型的基本形成。
2009年起,大量的中国生产型企业开始选择出境投资太阳能电站,没有深入了解电站投资潜在的风险,莽撞投资,使用自己的产品,选择最便宜的EPC承包商,不用有经验的律师。主要指因投资模式、投资渠道、投资方式、投资回收期、汇率风险等带来的资金安全问题,不合理投资模式带来的成本过高、资金支付不安全等,汇率波动过大导致投资严重贬值,所以选择合理的投资模型及税务架构,通过第三方帐户进行支付,引入第三方担保等。
关于下游光伏电站的投建,虽然在光伏业界内不乏急先锋和倡导者,但在可预期的巨大利益和不可预期的风险隐患面前,业内也始终充斥着一种微妙的纠结。一般情况下,组件的品牌、质量、型号、质保非常关键,安装之后,需要提供第三方评估机构对组件进行抽检,将会对组件的衰减、隐裂、功率和质量等多方面进行全面的检测,并且完成详细的书面报告。对组件商而言,电站资产交易现金流才是整个投建成败的关键。对于光伏项目投建人而言,光伏电站价值的形成以及资产的流通,必须确保在如下方面做足功课:项目投资所在地新能源政策稳定性以及财政支付能力的研判、项目本身的充分调研和技术设计、以国际商业银行对光伏电站项目规格级风控要求、国际金融机构资源储备以及收购标准的预沟通,还有选择国际经验丰富且具有良好银行认证背景的工程总包商(EPC)。
但上述价值及目标的实现是建立在对光伏电站投建市场规律、技术规范、安全保障以及资源配套的遵循基础上,否则只能让原本寄希望于下游投建带动上游生产的光伏企业在看上去很美的迷途中越陷越深。媒体中提及的公司,在保加利亚、希腊等地投资大量电站,事实上他们的资产无法按照预期变现的原因就在这里。成熟的太阳能市场,电站并网之后,都会选择专业的运维公司运维,都会购置运行保险,购买质量保障服务,安装安全监控设备。成熟的太阳能市场,投资者会非常详细审查组件、逆变器、支架、变压器、电缆等最重要的产品,是否Bankable(银行可融资性)
在A阶段,投资金额小,风险大,流程多,一般需要当地人来完成,在B阶段,资金需求量大,投资风险大,回报也较高,一般稳健型投资人不会参与,C阶段已经成为有稳定收益的固定资产,风险小,资金需求量大,属于长期持有型回报,一般根据地区和国家不同,20年收益率在8-20%不等。另外,还需要选择规范的有经验的律所来起草所有文本,所有合同也要Bankable。
从专业投建商角度看,光伏电站顺利并网以及正常发电,即意味着资产价值和IRR回报模型的基本形成。下游投建,这个略显陌生的行业细分词汇,随着补贴电价的驱动而变得炙手可热,也被越来越多的组件商当作消化过剩产能、优化产品形态和资产配置的首选出路。
主要指因投资模式、投资渠道、投资方式、投资回收期、汇率风险等带来的资金安全问题,不合理投资模式带来的成本过高、资金支付不安全等,汇率波动过大导致投资严重贬值,所以选择合理的投资模型及税务架构,通过第三方帐户进行支付,引入第三方担保等。一些上市公司为改善资产结构,也会选择投资太阳能电站,另外一些私人,为满足资产转移或者长期稳定收益也会投资电站。成熟的太阳能市场,投资者会非常详细审查组件、逆变器、支架、变压器、电缆等最重要的产品,是否Bankable(银行可融资性)。建成之后,不购买运行保险,不选择有经验的公司运维,为了追逐高利润,选择在法律不健全的国家投资等等,给未来资产出售埋下了恶果,太阳能电站是资金量要求巨大的项目,无法及时融资或者出售,将会造成资金链断裂等问题。比如一个项目可能要和几十个机构签订合同,各种租赁合同,各种施工过程合同,各种未来运维相关合同,这些合同是未来从银行融资的基础,即使是未来出售,投资者也会选择从银行部分融资,需要bankable合同。运维公司可以在发生故障时候及时反应,保险公司对不同情况下的损失认定并且对损失赔偿,确保运维过程不会产生额外的损失,只要专业的保障,投资者才会消除疑虑。
既然有着大量愿意参与光伏电站项目贷款的欧洲银行或者有资产配置需求的基金和保险,那为何还是有些电站无法出售呢?为何一方面是电站意向持有者对优质电站资产苦苦寻觅,另一方面又有着大量已建成的电站无人问津?[page]电站投资风险首先是技术风险。不可否认,在当前全球新能源快速发展背景以及产业环境压力下,光伏电站不仅是当前全球收益率最稳定和可观的固定资产投资,而且作为串联上游制造和终端应用的核心环节,对推动整个新能源产业升级和应用普及承担着不可替代的关键枢纽作用。
海外光伏电站有巨大的市场需求,为何又大量无法售出,海外电站投资到底存在哪些潜在风险?超日太阳能董事长倪开禄被疑出国跑路一事持续发酵,在光伏界引起了巨大震动。一般情况下,组件的品牌、质量、型号、质保非常关键,安装之后,需要提供第三方评估机构对组件进行抽检,将会对组件的衰减、隐裂、功率和质量等多方面进行全面的检测,并且完成详细的书面报告。
在整个电站投资过程中,分为项目开发阶段、项目承建阶段和项目运维持有阶段,分别将这三个阶段称之为ABC阶段。尽管该公司多次澄清,但由此而引发的海外光伏电站投建与出售风险正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
对组件商而言,电站资产交易现金流才是整个投建成败的关键。成熟的太阳能市场,电站并网之后,都会选择专业的运维公司运维,都会购置运行保险,购买质量保障服务,安装安全监控设备。相反,在捷克、希腊、保加利亚、乌克兰等国,一般在固定资产投资完成之后,追溯性追加额外税收,导致投资人收益预期无法实现,甚至出现大额亏损。但上述价值及目标的实现是建立在对光伏电站投建市场规律、技术规范、安全保障以及资源配套的遵循基础上,否则只能让原本寄希望于下游投建带动上游生产的光伏企业在看上去很美的迷途中越陷越深。
关于下游光伏电站的投建,虽然在光伏业界内不乏急先锋和倡导者,但在可预期的巨大利益和不可预期的风险隐患面前,业内也始终充斥着一种微妙的纠结。但从光伏组件商角度而言,则需将投资风险延续至更后端的贷款退出或整体出售。
影响电站资产出售的另外最大技术风险就是EPC承包商的资质、工程设计、工程质量、并网技术、是否专业、知名、是否Bankable,EPC是否提供专业全面的施工报告、施工日志、技术规范等技术资料。在政策稳定的国家,一般都是国际公认评级很高的国家,比如德国、日本、美国、英国等国,诚信度、经济实力、配套法律保障措施都很高,一旦在投建前确定电价,未来20到25年发电收入都会按照该价格执行,所以投建风险小。
欧洲太阳能市场商业化最早,电站作为固定资产融资已经成为一个非常常见的行为,养老基金、社保基金、保险、商业银行等行业,为追求6-8%的年收益率,成为投资主体之一。那么,光伏电站建成后,真的可以顺利出售吗?究竟什么样的电站才会被以欧洲银行和新能源基金为代表的终端持有人认可?那些不能顺利出售的电站究竟又存在着哪些技术隐患?电站投资步骤太阳能电站作为固定投资,与传统的固定投资资产没有根本的区别,它是太阳能领域的下游资产,在这个产业链上,多晶硅、硅片、电池片、组件都是上游产品,组件、逆变器和支架等产品施工安装并网之后,成为固定资产,他的固定收益来自于发电收益,该资产一般可以持续工作25年,一般根据光照幅度、每度电的电价收入和系统的整体效率来确定收入。
2009年起,大量的中国生产型企业开始选择出境投资太阳能电站,没有深入了解电站投资潜在的风险,莽撞投资,使用自己的产品,选择最便宜的EPC承包商,不用有经验的律师。其实,与其他固定资产投资相比,光伏电站在资产、现金流以及流通方面都有着显著的优势,也是当前全球范围内固定资产投资内部收益率最高的产业领域之一,对追求安全收益回报的国际银行、基金和投资者而言,都有着较大的吸引力。媒体中提及的公司,在保加利亚、希腊等地投资大量电站,事实上他们的资产无法按照预期变现的原因就在这里。对于光伏项目投建人而言,光伏电站价值的形成以及资产的流通,必须确保在如下方面做足功课:项目投资所在地新能源政策稳定性以及财政支付能力的研判、项目本身的充分调研和技术设计、以国际商业银行对光伏电站项目规格级风控要求、国际金融机构资源储备以及收购标准的预沟通,还有选择国际经验丰富且具有良好银行认证背景的工程总包商(EPC)。
其次是潜在的运维风险加利福尼亚州立工业大学研究人员加里休斯认为,方案并不像电影《星球大战》般虚幻,所提出的所有系统组件已经存在,只是现有水平和先进程度尚不如方案预期。
俄罗斯联邦航天局战略规划管理和目标项目部部长尤里??马卡洛夫说,陨星坠地速度很快,进入大气层的角度非常小。不过,就在俄罗斯发生陨石雨前一天,即当地时间2月14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巴巴拉分校一个科学家团队公布了一个新奇的计划:利用太阳能构建一个巨大的激光束相控阵,用以监测和提前销毁危及地球的小行星。
卢宾及其科学团队提出了一套应对来袭行星威胁的方案。其中,DE-STAR2直径大约100米,大小相当于国际空间站,耗资数亿美元,需要分批发射,在空间组装。
本文由杏脸桃腮网发布,不代表杏脸桃腮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6k74j.onlinekreditetestsiegergerade.org/sor/9.html